“珠峰东坡“深深的进入我的心里,是2023年亚丁大转途中,在夏诺多吉的山脚下,队友17重告诉我,去年她去了珠峰东坡,一路上可以看到珠穆朗玛峰、洛子峰等很多的雪山,风景绝美。回来后,我上网查了关于徒步珠峰东坡的有关资料,发现很多的徒步团都需要年龄在60岁以下,当时觉得我已经60岁了,而且徒步珠峰东坡则是中国顶级徒步路线,是我可望不可及的地方,我就此舍弃了去珠峰东坡的想法。
2024年的7月份,我参加了徒步格聂C+V的徒步,在徒步团中,我遇见了71岁的朱阿姨夫妇,她们的精神状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动了我。我61岁与她们相比还算年轻,要持续的挑战自己,徒步的时间可以向她们那样更长更久。从格聂回来后,我决定去珠峰东坡徒步,走一场挑战极限之旅。
经在线查询,我和老公报名参加了2024年9月26日的珠峰东坡轻装徒步团,在珠峰东坡八天七晚,徒步68公里,此团可以接纳年龄65岁以下且有高原徒步经验的人参加。大家立马筹备好行囊,于9月25日乘飞机抵达拉萨,入住了喜马拉雅.拉萨酒店。
在世界最高峰下徒步,珠峰东坡徒步线路无疑是户外徒步线路上天花板级的,被誉为“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”之一。全程渠道兰花谷、嘎玛沟和穷卓谷三条山谷,徒步珠峰东坡,就是赴一场“雪山盛宴”,可近距离赏析极其壮观的喜马拉雅雪山群。珠穆朗玛峰(海拔8844米,世界第一)、洛子峰(海拔8516米,世界第四)、马卡鲁峰(海拔8463米,世界第五)与珠穆朗卓(海拔7804米)的震惊之美,将依次在眼前铺展开来。
徒步珠峰东坡,就是走进噶玛沟,噶玛沟在上世纪被美国和英国探险家赞誉为“世界十大景观”之一,“世界上最漂亮的山谷”。嘎玛沟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内,坐落于定日县与定结县之间的嘎玛藏布及其西侧谷地,北至卡达藏布与嘎玛藏布的分界线,南抵尼泊尔巴隆国家公园,东自陈塘,西抵珠峰东坡,是一条海拔从2000多米到5000多米的漂亮山谷。
珠峰东坡线路上人迹罕至,生态原始,水源丰富,珍贵动植物时有所见,星星点点的高山湖泊如宝石般散布,加之嘎玛沟沟谷幽深,景色很之迷人。
01.前往徒步起点定日县曲当乡
9月27日,大家冒雨从拉萨出发,经过羊卓雍措,又到恰央措冰川短距离的适应性徒步后抵达日喀则,这是旅程的开始。
28日,大家离开日喀则,沿着蜿蜒的山路翻过曲具拉山口,前往曲当乡,一路上阴雨绵绵,于28日的下午6点半到达了曲当乡的优帕村的客栈。这里是徒步的起点。
这家客栈比较简陋,整个客栈只有一个厕所,可以住40个人。这天整个客栈住满了人。晚饭在客栈吃了简单的自助餐。
02.走进珠峰保护区,夜宿晓乌措营地
9月29日,徒步第一天,曲当乡优帕村(海拔3800米)--晓乌措(海拔4700米),天气晴朗
清晨,客栈门前就热闹起来,由于这里是徒步的起点。轻装徒步的很多人在这里把打包好的行李交给牦牛运输。也有人自己背着所有些行囊重装徒步的。由于快到十一国庆节了,今天进山的人比较多。
大家徒步团共有18个队员,三个领队,主领队是西藏雪鹰探险队的玉旦,他过去三次登顶珠穆朗玛峰,具备丰富的户外徒步经验,另两个领队,一个是领队SUMMER和雪鹰探险队的洛桑,他们也是很有经验的领队。
大家是轻装徒步团,行李驮包称重后交给了牦牛运输。上午11点,大家带上路上必要的物品轻装从优帕村出发了,这里海拔3800米。
大家先沿着朋曲河一路缓慢的上坡,今天的天气非常不错,阳光明媚,行走不久,大家很多人都脱了外面的外套。
在机耕路上行走了一个小时,大家进入了珠峰保护区核心地区。从左边的小路开始缓慢的上坡。伴随上山的坡度渐渐增加,海拔的高度也在增加,因为最初在高原徒步不适应,我的脚步也渐渐的感到沉重,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喘气。
登上第一个垭口,领队让大伙休息一会儿。我站在垭口,远望雪山下的优帕村宁静而且漂亮。十几头牦牛驮着行李从山坡上缓缓的走来,等牦牛从大家身边走过后,大家继续前行。
大家沿着哗哗的河水边的山谷向上爬坡,山路时陡时缓,时窄时宽,山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乱石头,稍不小心,就会崴脚。
又爬过一个山坡后,山谷内的植被颜色丰富了很多,在山坡的乱石间红色、绿色、浅褐色等小植物点缀其间,在阳光的映照下,绚丽多彩。
因为今天是第一天徒步,大家行进的速度比较慢,休息的时间和次数多了一些。行进的过程中,有些大石头上画着五星红旗,这就是珠峰东坡徒步的路标。
路上的石头堆积的愈加多,只有踩着乱石头行走,前行的道路也变得不明显了,我的行进速度就渐渐的慢了很多,和大家的队员的距离也渐渐远了。
河滩上的路很难走,整个河滩铺满了大大小小的巨石,我在格聂徒步时也遇见如此的巨石阵,我不善于走如此的路,但凡遇见如此的路,我就会发懵,探寻不到前行的方向,都是跟随我老公一步步向前或者他持续的指点我,才能安全的走出这巨石阵。
离开巨石的河滩不久,下午5点大家到达了大家的营地。这里离晓乌措还有20分钟的路程。
今天一路爬升了750米,翻过了三个大的山坡,徒步了10.27公里,用时6个小时。
夜幕即将来临,繁星满天,但这里的夜晚天气非常冷。整个晚上因为高反我都处于半睡半醒状况,帐篷旁溪水的声音和牦牛叮当的声音不时的在耳边响起。
03.遇到晓乌措日照金山,翻越晓乌拉垭口
9月30日,徒步第二天,晓乌措营地(海拔4700米)-晓乌拉垭口(海拔4950米)-卓湘营地(海拔4000米),天气晴朗。
早7点半,天还没亮,我点亮头灯,有些人打着手电前往晓乌措,观看日照金山。
沿着曲折不平的山间小路,大家用了半个小时登上了晓乌措边上的山坡,映入眼帘是海拔8463米的马卡鲁峰和和海拔7804米的珠穆朗卓峰被粉红色的天空包围着,白色的山峰也被染上了粉色。从晓乌措的视角,马卡鲁峰和珠穆朗卓峰有着一样的峰形,好似一对孪生兄弟,宁静而淡泊。
我从山坡上走到了晓乌措的湖边,这里已经有不少人等待着日照金山的时刻。
只见第一缕阳光倾泻而下,照射在马卡鲁峰之巅,随之阳光洒向珠穆朗卓峰,霞光的暖色代替了雪山原来的冷色,一瞬间,雪山变成了金黄色。仿佛雪山有了生命。
初升的暖阳把马卡鲁峰和珠穆朗卓峰染成金黄色,其它的山体呈现乌黑,晓乌措黑墨的湖水中的倒映着金色的双山。
这就是宏大得让人遥不可及的日照金山,在蔚蓝的天空中,绽放着让人仰望的光彩。我心底期待的美好也悄然而至。
上午8点半大家回到了营地,早餐后10点半大家出发了。20分钟后大家又来到了晓乌措的湖边。
马卡鲁峰和珠穆朗卓峰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愈加的雄伟壮观,挺拔的身材明确可见。
晓乌措湖水清澈,如碧玉一般,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发光。雪山、湖水、山的倒影如一幅漂亮的画卷铺展在大家眼前,雪山视觉盛宴将从这里开启。
绕过晓乌措湖,大家来到了晓乌拉垭口的山脚下。这个时候传来牦牛叮叮的声音,运输的牦牛从湖边缓缓而来。
大家等一批牦牛走过后,大家开始踩着碎石登山。此时登山的人和牦牛不少,整个登山的路上都是徒步的人和牦牛,大家不停的站在路边,让过几头牦牛,然后再继续爬山,不言而喻行进的速度慢了很多。而且有时徒步的人堆积在一块,也要慢慢的行走。
站在高处,回头远望,晓乌措还在眼前。比晓乌措大些的上晓乌措,湖水碧蓝,在大家爬坡时,她一直与大家如影随形忽远忽近。
高海拔上爬坡,喘气成了正常状态。快到垭口时,因为不久前下了雪,地面上积满雪,大家只有踏着积雪前行,用了两个小时终于登上了海拔4950米晓乌拉垭口。
垭口经幡飞舞,一排雪山扑面而来,巍峨而高大,在晓乌措远望的马卡鲁峰和珠穆朗卓峰尽收眼底,我惊喜而且激动,这样震惊的美景呈目前我的眼前。
垭口上积雪非常厚,大家休息拍照后,开始沿着蜿蜒的乱石头路下山。前行不久大家遇见了一个无名海子,雪山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,如一张梦幻的水墨画。
在海拔4000以上的雪域高原上,以雄伟的雪山为背景,很多队员在这里开心的嗨了起来,蹦蹦跳跳的以各种姿势拍照。我羡慕她们的体力和精力,尽管我渐渐适应了高原徒步,但蹦蹦跳跳我还是有点困难。
行走在蓝天白云和俊美的雪山汇成的优美的画卷中,随手一拍都是经典的图片,尽管在高原上徒步比较困难,但心情愉悦。
不久大家就进入了成长有高山杜鹃的草甸,大家迎着雪山,在杜鹃花树丛中行进到了山崖边,从这里大家要沿着陡峭的山坡下到谷底。
从这里要海拔急速降低六七百多米才能到达谷底,不言而喻下山的路有多陡,而且是碎石头路,稍不注意就会滑倒。山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坡,大家要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到谷底。
站在这陡坡前,我想起了在亚丁大转时,到黑湖营地也有如此的陡坡,那时路上都冻成了冰,我那时走的提心吊胆,在我老公和一个队友帮助下才顺利下山。今天的天气给力,下山的路没湿滑,我比较顺利到达了谷底。
这条峡谷叫“雪若河谷”,沿着河谷行走到尽头,就是大家今天的营地卓湘营地。
雪若河谷很漂亮,各种灌木五颜六色,溪水在谷中流淌,我没想到在高海拔的河谷,有这样丰富的植被。
沿着溪水大家在谷中行走,谷中小路多是有乱石头的路,也有沼泽地,行走起来并不轻松。
沿路只见几十条瀑布顺坡而下,如一条条白色的链子挂在山间。还有很多山坡上巨大的石头上成长着红、黄、绿色的苔癣,就像水墨画一般。时间已经近黄昏,整个山谷上端云雾飘摇。
走走停停,看看风景,拍拍照片,下午6点半,大家走过一段沼泽地,来到了营地旁的一条小河前,此时河水较大,领队洛桑背我过河,我很感动。我老公是手提鞋子,只穿袜子过河的。这段雪若河谷大家走了2个小时。7点到达了卓湘营地。
卓湘营地海拔4000米,是全程最低的营地,河水从营地左边静静流过。卓湘是噶玛沟的一个气候分界线,卓湘未来的植被会愈加丰富了。
今天爬升了250米,降低了1000米,徒步10公里,用时8个半小时。
04.走进噶玛沟,雪山视觉盛宴渐渐开启
十月1日,徒步第三天,卓湘(海拔4000米)--措朗湖(海拔4050米)-汤湘(海拔4550米),天气晴朗。
今天是十一国庆节,领队给大家的早餐增加了两个菜,队员们特别高兴,给领队们点赞。
10点大家从卓湘营地出发了,不久就开始穿越一片原始森林。这片森林静谧而神秘,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冠,斑驳陆离地照在湿润的地面上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生命的芬芳。
原始森林路比较陡而且较窄,不太好走。走出森林,大家开始行走在噶玛沟北侧的牦牛小道上。路边的灌木五颜六色,色彩斑斓,景色秀美。视线也愈加开阔了。
大家沿着山坡横切着向上攀登,抬头看到了雪山在向大家召唤。低头下看,嘎玛沟就在脚下,嘎玛河如玉带般看不到尽头。
噶玛沟长期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,雨水丰沛,植被茂盛,深秋的噶玛沟,美到极致,红褐色草甸慢慢的向上延伸至喜马拉雅山体,山谷上云雾缭绕,不似仙境而胜似仙境,。
继续横切向上,大家离雪山愈加近了,雪山引导着大家前行。中午大家到达雪山怀抱的措朗湖,措朗湖海拔4050米。湖水经过一个泄水口注入嘎玛沟内,措郎山谷两端雪山相映。
午餐后继续爬山,登上垭口,回望措朗湖,三面环山,湖水碧蓝。放眼远望,噶玛沟独特山体色彩和彩色的线条如抽象画一样的奇异,美妙至极,远处的雪山云雾飘渺。
大家沿着喜马拉雅色彩鲜艳的草甸中穿行,心情格外舒畅。不久大家就到达了夏侬牧场。这里是一个露营点,已经有帐篷扎在这里了。这里四面环山,有一条小溪在这里流过,景色俊美。
走过小木桥,登上垭口,前面的路比较平坦。走在山谷的边缘,远望噶玛沟,峡谷幽深,锯齿状的洛子峰露出了真容而珠峰在云中若隐若现。
下午5点大家到达了汤湘营地。汤湘营地是一块平整的平地,被雪山环绕。大家的帐篷已经扎好了。
今天是十一国庆节,晚饭前,大家在叮叮的领唱下,合唱了《我的祖国》,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,在雄伟的喜马拉雅群山下度过大家国家75岁过生日。
饭后,在休息帐中,4个队员在打惯蛋纸牌,还有4个队员打斗地主,其余的队员在休息观看。在高山之巅大家的空闲时间也很热闹。
今天大家爬升了550米,徒步9公里,行程大都是走在高山草甸,攀爬了几个小垭口,也会我渐渐适应了高原徒步,体力消耗虽大,但感觉比昨天轻松一些。
这里是海拔4550米,晚上前半夜还是半睡半醒状况,后半夜睡的还可以。
05.翻越“绝望大滑坡”,夜宿俄嘎营地
十月2日,徒步第四天,汤湘(海拔4550米)--巴当(海拔4300米)--俄嘎(4700米),天气晴朗。
清晨,7点半大家趁着太阳还没升起,到营地对面的山坡上,等待初升的太阳照射雪山的时刻。
当大家来到坡顶,珠峰、洛子峰和珠穆朗卓峰明确的山体尽收眼底。仰望珠峰、洛子峰和珠穆朗卓峰,我感觉此挑战之旅,很值得,见到了她们最好看的好的样子。
静静的等待,期盼着暖阳映红雪山之巅。伴随太阳升起,没呈现日照金山的景观,有点遗憾,但看到珠峰、洛子峰和珠穆朗卓三个雪山同框的美景也感觉满足了。
回到营地,收好行囊交与牦牛运输,早餐后10点大家迎着朝阳出发了。
沿着清晨看日出的路,大家又来到了山坡顶,第三仰望珠峰、洛子峰和珠穆朗卓峰,她们巨大的山体在蓝天的映衬下壮观而圣洁。
离开这里。大家沿着陡坡上曲折的小路以“之”字形开始下山,山路是碎石路,大家一边下山,一边小心的避让牦牛。到谷底的草甸上休息后,过一条小河,沿着灌木丛的山间小路继续爬坡,不久大家就到了高山草甸巴当(海拔4300米)。
这段路上,大家与珠穆朗卓相伴,累了就抬头看看如雄鹰展翅的珠穆朗卓山峰,心情格外的轻快。天气非常热,徒步过程中我只穿了一件薄的美的诺羊毛衫。
在巴当休息午餐后,前行不久就是被叫做的“绝望坡”又称为“大滑坡”的陡坡。站在山脚下都看不到路在哪儿,整个一个碎石坡,爬坡时假如遇见有牦牛队,最好就在原地等着别动,由于比较容易脱落石头。这段路坡度比较陡峭,需要沿着曲折的路横切向上爬升,左边是绝壁山体,脚下是沙石和风化的石块。稍不注意,就可能滑落。
接近“绝望坡”时,行走的路坡度愈加陡,而且非常窄,路中间不时还有大石块横在中间。在去年亚丁大转时,我也走过横切的大陡坡,而且还是积雪的路面。我相信这个绝望坡我也可以顺利的走过到达垭口。
沿着陡坡我缓慢的前行,每走一步都格外小心。第一段陡坡路沙石比较多,横切过来的第二段路是更长的陡坡,大家大都在石头上行走。
这个爬升的过程,持续的有牦牛队过来,我让道时有些地方连站脚的地方都没,道路相当的狭窄。但牦牛虽负重,但爬坡时也非常自如,非常快它们都翻过垭口看不见了。
翻过垭口,穿行在灌木丛中的土路,相对行走比较轻松。转过山坡,珠峰、洛子峰和珠穆朗卓峰一目了然。群峰在蔚蓝苍穹下,气势磅礴。行走在珠峰东坡,与天地同呼吸,与雪山融一体,让我难以忘记。
快到俄嘎营地,有一块平坦的高山草甸,大家在这里停留许久。坐在这里,看洛子峰、珠峰云卷云舒,犹如梦中,心情无比的宁静和美好。
下午5点大家到达了海拔4700米的俄嘎营地。今天在俄嘎露营的人不少,五颜六色的帐篷铺在整个营地,一条小河在其间蜿蜒流淌。帐篷、小河和巍峨的雪山犹如一幅雪地油彩画。
今天爬升500米,降低350米,徒步9公里,用时7小时。大家将在俄嘎营地露营两天,明天无需收拾行囊。
06.静等云开雾散珠峰和洛子峰显露真容
十月3日,徒步第五天,俄嘎(海拔4700米)—白当(海拔4950米)--俄嘎(海拔4700米),天气多云
清晨云雾缭绕在群山之巅,阳光只微弱的发出一点点的光芒,映红了珠穆朗卓峰山顶一点点。早餐后,10点大家轻装前往白当营地。
白当营地是离珠峰东坡近期的观景点,海拔4950米。若天气好,就能近距离的感受世界之巅的雄伟,相邻的洛子峰的壮观。两座大山近在咫尺,无比震惊。但因为水源不好,奶白色的水,有很多矿物质,所以基本上都在俄嘎扎营。
大家从俄嘎营地的小河中走过,然后就沿着营地旁的小土路一直向上攀升,翻过几个小山坡,今天的天气不给力,多云的天气。又过一条河,2个小时后大家就到了白当营地。
白当营地是一个平坦的高山草甸,珠峰和洛子峰就在一步之遥,此时云雾就像一层幕布,把周围的雪山遮挡,珠峰和洛子峰躲在云雾之中。大家今天就悠闲等在这里,静等拔开云雾,珠峰和洛子峰显露的时刻。
我静静的坐在雪山群山的脚下,也是一种享受。享受着与它们同呼吸,享受着心情的放松和宁静。在这雪山的怀抱中,大家感觉到了我们的渺小,也领悟了生命的珍贵。离得远远的了喧闹,内心变得无比平静,思绪也更明确了。
有些队员在这里骑马,享受着高原骑马的的快乐,有些队员在延时拍照,记录珠峰前云雾缭绕的过程。
下午1点,云雾渐渐散去,蓝天下珠峰和和洛子峰的顶峰也渐渐呈目前大家面前,它们挺拔的身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大家开心,感谢老天照顾大家,看到这一梦幻般的珠峰美景也满足了。
美景不长,40分钟后,云雾重新笼罩了山峰,风也渐渐大了,天气冷了很多。
下午2点大家离开白当营地,返回俄嘎营地。一路上,云雾弥漫了整个山谷,回去的路是下坡,1个小时大家就到了俄嘎营地。
俄嘎山谷有很多帐篷散落的扎在每个地方,这一孤岛上的这一顶帐篷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这里的天气瞬息万变,傍晚开始下雨,大家担忧明天再走绝望大滑坡就愈加难走了。
今天大家轻装到白当营地,来回共6公里,升降250米。
07.重走“绝望大滑坡”,前往措学仁玛
十月4日,徒步第六天,俄嘎(海拔4700米)--措学仁玛营地(海拔4950米),天气时晴时阴时雨时雪。
清晨,雨过天晴,太阳映红了营地前面的山峰。今天要从俄嘎营地返回到汤湘观景台,然后去措学仁玛,路途较远。9点20分大家出发了。
沿着来时的路,走过长满高山杜鹃的小路,不久就到来“绝望大滑坡”。上山容易下山难,爬上来时就比较难,又因为昨晚下了雨,路面湿滑,下“绝望大滑坡”更艰难。我尽管加倍的小心,在行走在碎石道上还差点滑倒,让人扶了一把才没遭此难,但下山的速度还是挺快的,10点20分就到达绝望大滑坡底。
大家开始沿着横切山间的小路前行,一路上植被丰富,有高山杜鹃、松树和五颜六色的灌木,放眼远望,噶玛沟层林浸染,美如画卷。不愧为最好看的的峡谷。
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,不久就开始下小雨,阵阵小雨随着着大家一路,走下山坡,过一条小河来到了山脚下的高山草甸。休息午餐后,大家开始爬“之”字形的高山前往汤湘观景平台。登山到半山腰时,小雨变小雪,随风飘舞。用时一个小时大家攀上了山顶汤湘观景台,此时雪已经停了。
左转大家踏上了去措学仁玛的征途,从这里还有6公里的路程,需爬升400米。
走过长满高山杜鹃的草甸,大家开始爬坡,翻过几个小垭口,来到谷底。峡谷的尽头就是措学仁玛营地。峡谷云雾升腾,伴随海拔渐渐升高,气温也渐渐减少,下午5点大家到达了措学仁玛营地。
措学仁玛营地坐落于高山之巅,海拔4950米,是珠峰东坡行程中海拔最高的营地,也是整个行程的高光时刻。在这里,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(海拔8848米)、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(海拔8516米)、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(海拔8485米)、珠穆朗卓(海拔7804米)雪山一目了然,措学仁玛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所有些山峰映衬在一块。
措学仁玛有六个湖,每个湖观看群山倒影的角度不同。
今天徒步了12公里,爬升750米,降500米,用时7.5小时。这里的夜晚还是非常冷,我羽绒大衣和羽绒裤都穿上,还感觉有的冷。半夜下了一场雪。
08.如梦如幻的措学仁玛清晨
十月5日,徒步第七天,措学仁玛休整一天,天气下雪。
清晨起来,帐篷上堆积了不少雪,7点半大家踏雪前往措学仁玛湖边,站在湖边,此时对面的珠峰、洛子峰、马卡鲁峰与珠穆朗卓峰全在云雾之中,黝黑的群山山体的棱角明确可见,倒映在湖中,如梦如幻,就像一幅水墨丹青画展示在我的眼前,我也仿佛进入了梦幻的仙境,与天地间融为一体,如梦如痴。
伴随天空渐渐变亮,湖中的景色也变幻无穷,大家静静的等待,等待日照金山的出现。
等到珠穆朗卓洁白的山体出现,也没出现日照金山的美景。但遇见这样美妙的水墨丹青画卷,也满足了。
今天在这里休整一天,吃完早饭不久,就开始下雪。大家只有坐在休息帐中一边聊天,一边观看队友们打斗地主和打掼蛋纸牌。晚上队友又开了一场音乐会,可惜我早早睡觉了,没参加。
雪下了一天又半夜,我的队友夜里3点起来拍星空时,雪已经停了。
09喜马拉雅群山的视觉盛宴,告别珠峰东坡
十月6日,徒步第八天,措学仁玛(海拔4950米)-朗玛拉垭口(海拔5350米)--拉则措—轮朱村(徒步终点,海拔4179米)--定日天气晴
清晨7点半,大家又一次踏雪来到了措学仁玛湖边,静静的等待着,期盼可以等到高光时刻的到来。
云雾渐渐散开,金色的阳光先映红马卡鲁峰、珠穆朗卓,然后珠穆朗玛峰,最后洒满了群山,一场喜马拉雅雪山冰与火的视觉盛宴开启了。湖面仿佛就像一面镜子,把群峰的金色的身材倒影在湖面上,形成一幅无比壮美的画面。
这不止是一场视觉的盛宴,更是心灵的净化。措学仁玛的美,不只在于湖水映照五峰的绝世景色,更震惊了我的心灵和带给我的深刻的感动。昨天的等待是值得的,此景让我铭记不忘。
今天大家就要离开珠峰东坡,8天7晚的珠峰东坡之旅就要结束。
10点阳光洒满了群山,大家出发了。登上一个小山坡,大家来到了措学仁玛的另一个湖边,湖水碧蓝,宁静的湖水,静谧中孕育着珠穆郎卓的美。
沿着山间的乱石小路,大家开始攀登朗玛拉垭口。由于昨天下了一天的雪,上山的路比较湿滑,走起来步步惊心。
今天的天气晴朗,站在高山之巅,回头遥望远方,珠穆朗卓挺拔的身材在蓝天的映衬下愈加圣洁,珠峰和洛子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气势壮观,而措学仁玛的四个湖也映入了眼帘,宁静的湖水在雪山的怀抱,彰显静谧之美。
需要攀登三段陡坡,才能到达朗玛拉垭口。第一坡路比较陡峭,而且路上还有小溪流过,比较艰难,但有珠峰、洛子峰、马卡鲁峰和珠穆朗卓峰的伴随,心情舒畅。
伴随大家持续的接近朗玛拉垭口,离雪山愈加远。再见了珠穆朗玛峰、洛子峰、马卡鲁峰、珠穆朗卓峰。
抬头仰望经幡飞扬,加油啊,朗玛拉垭口就在前方。下午1点20分,我登上了朗玛拉垭口,朗玛拉垭口海拔5350米,是大家翻过的最高的垭口。
站在朗玛拉垭口,随风飘舞的经幡就在眼前,我自豪可以完美的挑战了自我,登上了海拔5350米的高点,我有信心继续攀登高峰。
从措学仁玛营地到朗玛垭口大约有三公里的路程,从朗玛拉垭口到轮朱村还有10公里的下坡路,从海拔5350米降低到4179米。
离开朗玛拉垭口,大家开始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乱石路向下行走,过了几个下坡又上坡,就远远看到前方在山谷间有一个碧蓝的小湖,就是拉则错湖。拉则湖是一个冰湖,大家从旁边经过时看到湖面上漂浮了很多冰。
下达谷底绕过拉则湖,大家开始攀登海拔5000米的垭口。登上海拔5000米垭口后,就是一个又陡又长的下坡路,碎石非常滑,我都要十二分的小心,速度非常慢。降至谷底,然后大家横切翻过了几个小的垭口,于下午5点半,我脚踏在了轮朱村的公路旁,圆满的完成了8天7晚徒步珠峰东峰徒步之旅。
在公路旁,领队给大家了一瓶可乐,以庆祝大家安全出山。
今天徒步了13公里,爬升400米,降低1100米,用时8.5小时。
到达主轮村后,大家乘车前往定日,渠道珠峰观景点,队友拍下来珠峰北坡的星空,晚上10点大家到达了定日,入住了珠峰酒店。
十月7日,大家从定日乘车返回拉萨。又入住了喜马拉雅.拉萨酒店。晚上庆功宴上,颁发了哈达和奖牌。
10.珠峰东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-牦牛驮队
大家轻装徒步珠峰东坡,牦牛不止是大家的行李的搬运工,还是大家进入这漂亮的峡谷的桥梁。牦牛是曲当乡政府统一安排的,一般牦牛可以驮运40公斤的物品,这也是当地藏民的致富途径之一。
无论大家走到那里,都有牦牛的身影,它们叮叮当当的铃铛声,十分的悦耳动听。无论在雪山之巅,还是在高山草甸和陡峭的斜坡,它们都是珠峰东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徒步珠峰东坡,走进大自然的怀抱,每一次脚步的落下,都是对自我意志的磨砺和考验。在高海拔4000米以上的土地上,每一步都格外的沉重,高海拔带来的不适是对身体极限的严峻挑战。回想大家走过的路,那些艰难与困苦已成为我心中的宝贵财富,而一路的风景,定格在我的镜头中,成为此生最难忘的回忆。